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 | “识饮识食,人生积极”——舌尖上的《广东新语》

发布日期:2025-04-11

3月29日,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化作岭南文化的味觉殿堂,一场以“‘识饮识食,人生积极’——舌尖上的《广东新语》”为主题的“学术+产业”跨界讲座在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粤语文化研究院特聘专家、粤语讲古艺术家林劲,携手广州市雍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出品部总监、2024年羊城工匠培育对象梁醒红,以“讲古+粤菜”的创新形式,通过广府特色茶点小食、赛龙夺锦宴等文创案例,带领近百名观众穿越三百年的时光,在屈大均的《广东新语》里探寻广府人的饮食密码与精神原乡,一同听粤韵、品粤味、传粤俗。



粤语讲古:

穿越千年的声音记忆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随着林劲浑厚的嗓音响起,现场仿佛穿越回唐代“变文”盛行的市井茶寮。这位深耕粤语讲古35载的艺术家从自身经历出发,以《目连救母》说唱片段为引,解码“大洲龙船——唔入滘”等俚语背后的民俗智慧、世俗民情,更揭秘讲古行当定场诗、插花、设悬念等核心技法,解读“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等经典句式如何增强叙事吸引力,展现该门艺术从佛经到民间、从民间到广播的传承发展脉络。粤语讲古是源于唐代“变文”,融合佛经俗讲与民间故事,兼具散文与韵文,曾风靡广府市井的曲艺形式。


林劲强调,当千年古艺与现代广播媒介碰撞,粤语讲古就不仅仅是语言艺术,更是承载文化记忆与社会生活的容器,成为承载岭南集体记忆的“声音活化石”。本次讲座以粤语讲古的形式贯穿全程,为听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勾勒出一幅“食语传情”的文化图景,是该门艺术传承创新的一种探索尝试。



  


舌尖风物:

从《广东新语》看粤菜哲学


屈大均是岭南三大家之一,是抗清义士、诗人及地理学家,其一生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著有被誉为“广东百科全书”的《广东新语》。《广东新语》全书28卷,系统记录广东天文地理、民俗风情及饮食文化,其中《食语》《鳞语》等卷详述广东食材与美食,亦是现代粤菜烹饪技艺溯源的重要文献。


粤菜即广东菜,包括潮汕菜(又称潮州菜)、广府菜(即广州菜)、东江菜(又称客家菜)、粤西菜以及广东其他地方的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的风味菜。屈大均对广东食材的记载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例如“水鲮土鲫,病人宜食”的食疗理念,至今仍被粤菜养生之人奉为圭臬。



梁醒红从粤菜的概念和分类出发,深入解析《广东新语》中“应时而食”的饮食哲学。从豉汁蒸鲮鱼、爬金山到市桥白卖,通过“一条土鲮鱼玩出十数种花样”的匠心技艺,以及禾虫、桂花蝉蒸青头鸭等广府奇食,强调“敬天惜物”理念,探讨“物尽其用”的饮食智慧。梁醒红还分享了鲫鱼猪杂粥、猪杂肠粉等新派粤菜的做法,将传统食材与现代烹饪技艺相结合,彰显粤菜的包容性与生命力。梁醒红提到,禾虫的捕捞需遵循“天红红,出禾虫”的民间经验,而桂花蝉的食用则讲究“蝉公香于蝉乸”,体现了岭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巧思,恰似屈大均笔下“粤人食杂,得天地之偏”的饮食辩证法。


  


文化传承:

从典籍到餐桌的实践探索


讲座现场特别设置“古籍今用”环节,通过展示香港特首李家超来访广州时爱吃的广府点心市桥白卖的制作过程,复原《广东新语》中的饮食理念,成为全场高潮。在梁醒红的指导下,观众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这一广府名点,从剁鲮鱼胶、调配馅料到包制蒸煮,每一步均展现粤菜“粗料精做”的智慧。观众们一边吃一边表示,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市桥白卖爽滑鲜美的秘诀,更感受到传统手艺的匠心传承。



此外,两位嘉宾特别介绍了如何以广东音乐名曲《赛龙夺锦》为灵感策划“赛龙夺锦宴”,将龙舟文化、非遗技艺与粤菜创新深度融合的过程。他们以龙舟民俗“起、醒、游、赛、藏”全过程为主题,融入何柳堂等音乐名家的经典曲目故事,创作出十道创新粤菜,推动菜品标准化制作,打造可复制的广府宴席IP,助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美食+非遗+旅游”融合的标杆,带动文旅产业升级。


讲座尾声,观众提问环节反响热烈,大家围绕“粤语文化如何与餐饮结合”“年轻一代如何传承非遗技艺”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文化赋能餐饮,餐饮反哺文化”的倡议,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将粤语曲艺和粤菜传承送进校园,再现《广东新语》中的美食典故,或联合学校开设“粤语+食育”课程,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激发青少年对广府传统饮食文化的兴趣。



林劲补充道,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不仅是饮食百科全书,更是“岭南文化的精神丰碑”,其记录的民俗与语言,为当代文化创新提供了深厚土壤,他作为人大代表,呼吁全社会积极形成“从舌尖品乡愁,通过美食与方言的纽带,传承岭南文化基因”的氛围。


本次讲座以《广东新语》为轴,串联起语言、饮食、民俗三大广府明珠,为听众奉上一场“听得入味、食得入心”的文化盛宴。“识饮识食”不仅是饕餮生活,更是用舌尖丈量广府文化的厚度。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未来将持续举办此类“学术+产业”跨界讲座活动,促进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推动更多人探寻岭南文化的根与魂,助力岭南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彩。



本期讲座系研究院“岭南文化撷英”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岭南文化撷英”系列讲座以岭南地区人文地理、特色建筑、历史风貌等相关内容为主题,意在提升大家对岭南文化的整体了解,兼具经典、热点学术和文化话题,整合广州大学优质学术资源,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主讲。




【编辑 张瑨欣】

【初审 罗欢】

【终审 禤健聪】


Copyright © 2024 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文化公园广州十三行文化科技中心二楼

Copyright © 2021 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行政东楼前座646、648  邮编: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