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 | 广东音乐“韵味”赏析与实践工作坊

发布日期:2025-03-25

3月21日下午,“广东音乐‘韵味’赏析与实践工作坊”在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举行。讲座系研究院“艺韵流深”系列讲座第四讲,主讲人为著名粤剧“头架”、粤乐演奏家梁文通,与谈人为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成员焦磊,主持人为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潘妍娜,广东艺术职业学院教师郭佩丽担任表演示范嘉宾。讲座对广东音乐中的“韵味”进行解读,并通过现场演奏展示何为广东音乐的“韵味”,深入探讨广东音乐的演奏艺术。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和市民共同参与。


图片


讲座中,梁文通为大家分享其对于广东音乐“韵味”的理解。梁文通现场提出疑问:“民间音乐与民族音乐有何不同之处?”。他分享道,民间音乐例如广东音乐的谱面上仅仅会标明骨干音,每次演奏时,演奏者会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想表达的情绪进行即兴“加花”演奏。随后,梁文通与焦磊、郭佩丽共同合奏广东音乐《小桃红》,展示如何通过即兴“加花”演奏出广东音乐的“韵味”。


图片


焦磊对广东音乐的历史脉络、时代分期、代表性人物、乐器曲目、粤剧粤曲与广东音乐的区别、广东音乐的技法与韵味等内容进行分享。焦磊谈道,广东音乐是从粤曲伴奏中逐渐独立出来,吸收不同的优秀地方音乐而形成的。广东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传承广东音乐成为当代广东音乐发展的核心问题。


图片


关于广东音乐的传承,焦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广东音乐的传承不仅是需要培养年轻一代对其的兴趣,更要注重对广东音乐内涵中的“韵味”有所理解。焦磊也基于广东音乐对“韵味”这一词进行解读,他提出,不同于其他的地方音乐,广东音乐演奏的“加花”有一套特别的旋律发展手法。


分享与展示环节后,到场师生与嘉宾们进行交流互动。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祝晨光基于“韵味”这一问题进行提问:“广东音乐的‘加花’十分繁杂,梁老师是否有总结出一些规律,从这些规律我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如何对广东音乐进行‘加花’?”梁文通表示,演奏广东音乐要多听,真正理解作品,在理解的基础对作品进行“加花”,表现作品的风格。梁文通通过与焦磊、郭佩丽一起现场示范广东音乐《平湖秋月》的合奏,向众人进一步讲解不同的“加花”带来的不同效果。




活动最后,梁文通邀请祝晨光、焦磊、郭佩丽一同合奏《平湖秋月》。聆听《平湖秋月》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旅行,现场听众对广东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广东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展现了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文字 刘滨】

【图片 张瑨欣】

【编辑 张瑨欣】

【初审 罗欢】

【终审 禤健聪】

Copyright © 2024 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文化公园广州十三行文化科技中心二楼

Copyright © 2021 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行政东楼前座646、648  邮编: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