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由粤语相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招俊龙及广东音乐曲艺团相声小品演员李敏敏、张绍锟共同主讲的“粤语相声的欣赏、创作与讲演入门“讲座在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举行。作为甲辰年系列讲座“封箱之作”,在岁末年初的热闹氛围中,三位嘉宾通过经典粤语相声选段赏析及沉浸式粤语相声展演,向在场观众介绍了粤语相声的表演和创编导理论体系,以及说、学、逗、唱从北南移至岭南后的具体运用与改良案例,并展示了粤语相声的传承现状与前景。既为钟情于这门艺术的观众呈上了一场知识与欢乐交融的饕餮盛宴,也为该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创新发展培养了更多专业观众。

粤语相声起源于北派相声,是极具岭南方言特色的曲艺文化。其沿袭了说、学、逗、唱等北派相声的表演技巧和表现手段,广泛吸取口技、说书、戏曲、戏剧等艺术之长,但题材针砭本地时弊,通过粤语独特的音韵和谚语,融合粤剧、粤曲、粤语说书、龙舟等本土非遗及西方文化进行创作和演出。20世纪50年代初期,黄俊英、杨达等粤语相声艺术家将北派相声的理论技艺与广府本土市民的生活进行融合,创作出一批粤语相声经典作品,总结出粤语相声的学术理论,并藉由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传播广泛流行于岭南地区,成为广东市民娱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传播至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其爱好者遍布世界各地。
活动现场,招俊龙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率先带领大家走进粤语相声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相声的知识海洋,并与李敏敏、张绍锟一起,通过沉浸式戏剧的方式,以妙趣横生的语言和剧情设计,将说、学、逗、唱的技巧展现得炉火纯青,孙悟空扮相和传统南拳展示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观众们的欢声笑语与热烈掌声接连不断,尤其是在场的青少年们,被舞台上的精彩表演逗笑得前仰后翻。
随后,招俊龙带领大家赏析黄俊英、杨达的经典相声作品《借电话》《广州话趣》,他凭借细致地讲解台词编排、节奏把控以及语言本地化和包袱设计的改良,使观众们对粤语相声表演背后的门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领略到粤语相声扎根岭南后的独特生命力。“我高栋栋、我矮D得、我肥腾腾、我瘦猛猛、我滑捋捋、我鞋霎霎、我嫩蚊蚊……”在黄俊英、杨达演绎的经典相声《广州话趣》中,杨达充分发挥他古灵精怪的特质,在粤语词汇、俗语的巧妙串联中,不断给黄俊英設下“语言陷阱”。每次黄俊英被他那突如其来的“整蛊”弄得措手不及,却又巧妙化解。《借电话》中,黄杨二老把爱搞怪的劲头发挥到极致,黄俊英故意模仿各地方言的声音和腔调,把杨达塑造的角色逗得团团转,將广府人在改革开放浪潮下的市井百态和时代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朋友们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纷纷上台试讲贯口和相声片段。他们奶声奶气却又努力模仿着三位嘉宾的腔调、动作,虽然台词稍显生疏,但那份认真和热爱令人动容,招俊龙随即向各位参与者赠送了他编撰的《粤语相声入门》教材,以及粤语相声大师黄俊英亲笔签名的纪念版DVD。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专业观众,更是在向青少年传递粤语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喜爱之情。他们的积极参与,让大家看到了粤语相声文化传承的希望。

展演结束后,现场热度丝毫不减。市民们踊跃提问,从创作灵感的探寻,到舞台表现力的提升,以及如何从家庭教养的角度培养青少年说粤语的习惯,招俊龙都一一耐心解答,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见解。

此次讲座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粤语相声的表演和创编导理论体系,也清晰展现了其传承现状与光明前景。招俊龙表示,通过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相信在众多传承人和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下,能让更多青少年走进广府文化的世界,为粤语相声的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这门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被更多人传承与创新。同时,说好母语方言,就是讲好广州故事和记住乡愁最好的体现。

本期讲座系研究院“岭南文化撷英”系列讲座第十讲。“岭南文化撷英”系列讲座以岭南地区人文地理、特色建筑、历史风貌等相关内容为主题,意在提升大家对岭南文化的整体了解,兼具经典、热点学术和文化话题,整合广州大学优质学术资源,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