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号下午,由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荔湾研究院”)主办,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指导,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协办的“粤语讲古中的西关”公众讲座在荔湾研究院举行。讲座系荔湾研究院“岭南文化撷英”系列公众讲座第八讲,主讲人为粤语说书表演艺术家彭嘉志,主持人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曾岑老师,讲座全程以粤语进行,吸引了大批讲古艺术爱好者和广州大学粤语播音专业的学生参加。
彭嘉志首先对“粤语讲古”和“粤语说书”进行了简要介绍。“粤语讲古”是粤语说书的俗称,是艺人用粤语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演绎的一种曲艺形式,“古”即故事。2009年10月12日,“粤语讲古”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彭嘉志指出,粤语讲古是一种表达方式,用粤语讲故事便可称为粤语讲古;而粤语说书是一类曲艺形式,是重视故事性的“中国式说唱”。由于知晓两者区别的人少,所以在俗称和非遗命名上仍称“粤语讲古”而非“粤语说书”。
随后,彭嘉志详述了说书的历史流变。说书又称评书、讲书,起源于两汉时期,当时是宫廷中的一种说唱艺术,是宫廷艺人一手抱鼓一手拿鼓槌,打着节奏唱出的故事,在国家博物馆有类似形象的说书俑。到了晋唐时期,说书艺术逐渐由宫廷流传入民间,演出形式则逐渐抛弃音乐性,转化为纯语言的口头艺术,类似如今的“栋笃笑”。当时的说书艺人在演出时除了要有接连说笑话的“口头功夫”,也需配合肢体动作进行演绎。唐朝时期,寺庙和道观为吸引香客,开始与街头艺人合作,说书的内容便开始有了宗教和神话色彩。到了宋朝,说书艺术发展的形式和内容已经不局限于短篇笑话,艺人们开始讲述连续的长篇故事,内容方面则增加了王侯将相的掌故以满足普罗大众对上层阶级的幻想,这种“坊间讲史剥花生”的“吃瓜”式消遣便开始流行,并为明朝话本小说的涌现提供了故事素材。此外,彭嘉志还提到,中国独有的章回体小说形式便是由这种民间说书发展而来,像著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故事,经说书艺人补充完善,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而到清代,说书艺术已逐渐成熟并开始细分市场,说书艺人们为了在市场脱颖而出,不再追求故事数量而是对故事进行精心打磨并代代相传,出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说书流派,如三代只讲“汉家三部曲”的连派说书。
紧接着,彭嘉志声情并茂地为观众们演绎了两段西关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丰富生动的动作,让现场观众沉浸在粤语讲古的无穷妙韵中。在观众席不时爆发的热烈掌声和阵阵笑声中,彭嘉志又为观众深入讲解了粤语说书的技巧特点。强调说书艺人要抓住“撰、说、演、评”四项本领:“撰”指话本的撰写;“说”指说书的腔口气息、音色音调和节奏;“演”指用手面、关目或醒木、折扇等道具演绎角色;“评”是指感情、批判的表达,其中具有进步意义的讽刺,则是说书艺术性的最高体现。
在现场互动环节,彭嘉志准备了说书中的定场诗、贯口、赞赋和俏皮话文本,在亲自示范后邀请观众上台表演,观众纷纷上台尝试,彭嘉志则对上场观众进行了一对一的点评和指导。
在最后一个环节,曾岑老师与彭嘉志围绕粤语说书进行了对谈。彭嘉志表示,粤语说书艺术式微是客观存在的,且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传承人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粤语说书,让更多人感受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此外,彭嘉志还表示,包括粤语在内的各类方言的传承也应得到更多重视,世界之美丽、人类文明之灿烂,正是来源于多样性的语言和文化。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本期讲座系研究院“岭南文化撷英”系列公众讲座第八讲。“岭南文化撷英”系列公众讲座以岭南地区人文地理、特色建筑、历史风貌等相关内容为主题,意在提升广大观众对岭南文化的整体了解,兼具经典、热点学术和文化话题,整合广州大学优质学术资源,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主讲,面向广大市民开放。
(来源:岭海文化艺术;编辑:韩翰;审核:禤健聪,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