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下午,由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荔湾研究院”)主办,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指导,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协办的“IP经济背景下历史风貌区文化资源活化创新”公众讲座在荔湾研究院举行。讲座系荔湾研究院“学海争鸣”系列公众讲座第四讲,主讲人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李莉副研究员。讲座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荔湾研究院副院长张艳副教授主持。讲座旨在提高公众对我国典型历史风貌区文化资源活化过程的认识,并探讨其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方向。
李莉首先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痛点在于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生活需求的错位:传统文化产生于农耕社会,而当代生活建立在市场经济、消费主义、信息技术之上。李莉表示,历史风貌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承载地(文化资源富集地),包含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街区肌理、建筑、雕塑、装饰、人物掌故、历史故事、艺术作品、精神意象、思想理念等内容,通过包括城市更新、文化消费、文商旅融合、区域经济带动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复兴等对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利用,可探索一种经济发展的新范式与城市演进的新路径。她同时还表示,历史风貌区文化资源创新利用的体系性建设包含体系性建设、IP引领以及文创思维拓展。
随后李莉讲述了“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定义:在法律层面,“IP”即为知识产权,指的是创作者对其创造的智力成果享有垄断性的权利,即其他人须经过其允许和授权才能使用成果,此权利即为知识产权。在商业层面,“IP”即为垄断性财产权,IP商业价值=认知度(市场覆盖率)=教育成本=资金+时间。谈及IP的创制,李莉表示,需通过对资源内容的挑选完成IP的相关表现形式,然后为其建立知识产权防火墙,再通过不断设计、改造、曝光,使其具备较大传播覆盖率和公众认知基础,最终使其具备市场价值。关于历史风貌区文化资源如何创制IP,李莉列举了故宫、北京大学、景德镇陶溪川等地的注册商标进行介绍。并对文创“同心圆模型”——文化IP的商业价值链进行了详细阐释,由核心文化表现形成IP,IP“知识产权”将智力创作产生的成果法定化,并合法地利用和获取其财产权,如此方能串联起整条商业价值链,圆环之间渗透着更多审美与象征属性,也延伸出更丰厚的商业价值。直至挑战出现,最终打破行业壁垒,要求协同创新。
李莉还引用了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对于协同创新的相关见解:作为一项创新组织方式,协同创新实现了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了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从而实现了产业融合与深度合作,是适应文化产业新特征的有效方式。文创作为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文化创新,即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使用和转化,以一个新的传播载体重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二是版权的融媒体化和向更多产业门类的延伸;三是文创思维实现价值重构。李莉还表示,一件文创产品背后的体系化支撑离不开设计师、生产企业、版权保护、产品材质、IP授权方这五大环节,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创产品。
紧接着,李莉分别以“故宫以东——区域性IP引领文商旅融合模式探索”“上海张园——海派美学赋能下的城市更新模式探索”两大鲜活案例向听众具体分析历史风貌区文化资源活化创新的路径与方法论,通过对历史风貌区文化资源的挖掘深化,形成IP,进而赋能全域文商旅产品。并通过知识管理体系的不断建设,为文商旅产品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支撑和创意叠加。
讲座结束之际,李莉与现场听众展开热烈互动。李莉呼吁各位听众形成对历史风貌区的活化利用意识,探索一种经济发展新范式与城市演进新路径,以中华文明(连续性、包容性、创新性)作为发展源动力,以中国之美驱动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借由城市文化、在地美学完成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链接和感性观照,以“城市文化会客厅”作为具体形式,面向全球呈现一种在传统与现代和谐互补的样态下,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全新可能,同时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作为共同使命。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本期讲座系研究院“学海争鸣”系列公众讲座第四讲。“学海争鸣”系列公众讲座以岭南地区多方位、多领域的本土人文特色、内涵等相关内容为主题,延伸至岭南文化相关探讨,兼及经典的、热点的学术和文化话题,整合广州大学优质学术资源,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主讲,面向市民开放。
(来源:岭海文化艺术;编辑:韩翰;初审:罗欢;终审:禤健聪)